剛做完一場商務媒合會的連線口譯,連線品質非常誇張的差,聲音透過麥克風完全發散,甚至有一個講者幾乎95%無法辨識。日方有準備口譯,所以我的工作是做台方與會廠商提問的口譯,有趣的是那位幾乎無法辨識的日本人,連坐在他旁邊的口譯員都聽不懂他在說什麼。於是我就只能稍微協助,就我聽到的隻字片語做點補充。後來連線問題更嚴重,聲音聽不見只好提前結束會議。
本想說這樣與會來賓會很不滿,但意外的是,會後幾位台灣廠商的日本主管來找我,問我為什麼有辦法口譯,連他們日本人都完全聽不懂在說什麼。這就是口譯現場最真實的情況,很多時候真的只能從對方的表情手勢或者是一些關鍵字來拼湊。進步空間永遠都很多,因為口譯員不可能每個領域都如此熟悉,現場收音設備也不可能每次都這麼好。能夠做到的只有想辦法能抓多少是多少,然後就自己能夠掌握的部分努力用雙語傳達。